
http://www.eastnews.tw/index.php?option=com_content&view=article&id=11791:2011-07-29-01-48-03&catid=36:life&Itemid=60

作者是 東方報 |
週五, 29 七月 2011 09:48 |
記者詹芳雅/報導 世界藝術文化交流協會昨天晚上在花蓮市舊鐵道進行一場名為「流」的街頭行動藝術演出,四名演出者因世界藝術文化交流協會而聚首,傳達自由、文化多元以及環保的訴求,演出過後將抱持著共同理念繼續流浪,在各地分頭演出。 「流」街頭行動藝術演出,主要表演者包括法國籍藝人李霽霞、流浪歌手呂帥峰、非洲鼓手張培恩以及東華大學戲劇社學生陳明誠,四人並非團員,都以即興不插電演出的方式,融合多元文化,吸引不少路過民眾駐足圍觀。 流浪歌手、非洲鼓手以及法國籍藝人李霽霞均穿上濃濃異國風情的服裝,陳明誠著打著赤膊用肢體說話,歌手哼著中文歌曲,李霽霞則畫上誇張眼妝,風格迥異的他們,相互不認識,但配合著節奏演出自己,用藝術讓觀眾感受無國界的藝文內涵。 世界藝術文化交流協會創辦人楊莊美蓮說,世界藝術文化交流協會是一個增進國際間藝文交流的組織,舉凡歌唱、舞蹈、樂器、肢體表演等演出項目都是該協會舉辦的內容,三年前起每年協助臺灣三個表演團體參加在法國南部的坎城舉辦的「世界唱片大展」活動。 參加該項活動的成員都是國際知名的唱片公司經紀人或是藝人、表演者,透過相互之間的交流,讓無國界限制的藝文內涵得以結合,不僅增廣個人的視野,更提升本國的特有文化層級。
|
作者是 東方報 |
週五, 29 七月 2011 09:48 |
記者詹芳雅/報導 世界藝術文化交流協會昨天晚上在花蓮市舊鐵道進行一場名為「流」的街頭行動藝術演出,四名演出者因世界藝術文化交流協會而聚首,傳達自由、文化多元以及環保的訴求,演出過後將抱持著共同理念繼續流浪,在各地分頭演出。 「流」街頭行動藝術演出,主要表演者包括法國籍藝人李霽霞、流浪歌手呂帥峰、非洲鼓手張培恩以及東華大學戲劇社學生陳明誠,四人並非團員,都以即興不插電演出的方式,融合多元文化,吸引不少路過民眾駐足圍觀。 流浪歌手、非洲鼓手以及法國籍藝人李霽霞均穿上濃濃異國風情的服裝,陳明誠著打著赤膊用肢體說話,歌手哼著中文歌曲,李霽霞則畫上誇張眼妝,風格迥異的他們,相互不認識,但配合著節奏演出自己,用藝術讓觀眾感受無國界的藝文內涵。 世界藝術文化交流協會創辦人楊莊美蓮說,世界藝術文化交流協會是一個增進國際間藝文交流的組織,舉凡歌唱、舞蹈、樂器、肢體表演等演出項目都是該協會舉辦的內容,三年前起每年協助臺灣三個表演團體參加在法國南部的坎城舉辦的「世界唱片大展」活動。 參加該項活動的成員都是國際知名的唱片公司經紀人或是藝人、表演者,透過相互之間的交流,讓無國界限制的藝文內涵得以結合,不僅增廣個人的視野,更提升本國的特有文化層級。
|
作者是 東方報 |
週五, 29 七月 2011 09:48 |
記者詹芳雅/報導
世界藝術文化交流協會昨天晚上在花蓮市舊鐵道進行一場名為「流」的街頭行動藝術演出,四名演出者因世界藝術文化交流協會而聚首,傳達自由、文化多元以及環保的訴求,演出過後將抱持著共同理念繼續流浪,在各地分頭演出。
「流」街頭行動藝術演出,主要表演者包括法國籍藝人李霽霞、流浪歌手呂帥峰、非洲鼓手張培恩以及東華大學戲劇社學生陳明誠,四人並非團員,都以即興不插電演出的方式,融合多元文化,吸引不少路過民眾駐足圍觀。
流浪歌手、非洲鼓手以及法國籍藝人李霽霞均穿上濃濃異國風情的服裝,陳明誠著打著赤膊用肢體說話,歌手哼著中文歌曲,李霽霞則畫上誇張眼妝,風格迥異的他們,相互不認識,但配合著節奏演出自己,用藝術讓觀眾感受無國界的藝文內涵。
世界藝術文化交流協會創辦人楊莊美蓮說,世界藝術文化交流協會是一個增進國際間藝文交流的組織,舉凡歌唱、舞蹈、樂器、肢體表演等演出項目都是該協會舉辦的內容,三年前起每年協助臺灣三個表演團體參加在法國南部的坎城舉辦的「世界唱片大展」活動。
參加該項活動的成員都是國際知名的唱片公司經紀人或是藝人、表演者,透過相互之間的交流,讓無國界限制的藝文內涵得以結合,不僅增廣個人的視野,更提升本國的特有文化層級。
